欢迎访问民宿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标准 > 正文

人文机场 “蜀风雅韵”天府之窗

  • 时间:2021-06-29 23:11:4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6月19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中的青城幽径核心庭院以“青城山”为主题,采用蜀道、牌坊和大树等园林化的手法,展现蜀地的幽深青翠。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摄

  

  T1航站楼到达廊的三星堆主题墙面艺术。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作为亮点建筑与重要文化载体,机场T1、T2航站楼内共有12座庭院,被誉为“天府十二景”

  ◎T1航站楼、T2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和空港大道分别展现“自然之道”“人文之道”“生活之道”“锦绣之道”四大文化主题

  20年前,深埋地下几千年的太阳神鸟金箔重见天日,惊艳世人,被视为古蜀文明重要象征;

  20年后,这只太阳神鸟“再次”展翅高飞——以其构型为设计理念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启用,以浓郁巴蜀文化特色揭开“人文机场”面纱。

  建设之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便尤其重视文化创意,将“蜀风雅韵”融入机场整体设计与建设中,从而使这一特殊门户成为生动展现四川本土文化的“天府之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倾听专业意见

  呈现“同行天府道”

  拥有空间、时间与流量优势的机场,成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潜力巨大。围绕机场打造文化宣传地,其实在国际上并不罕见——如侧重展现传统文化的韩国仁川机场、聚焦美食文化体验的日本东京羽田机场、以艺术空间营造闻名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都是典范。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如何更好地呈现四川特色文化?面对这道“命题作文”,建设者们在对国内外机场文化建设展开大量调研后,最终确定了“同行天府道”的机场文化建设总体定位。在整体融入“蜀风雅韵”的基础上,机场T1航站楼、T2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和空港大道则分别展现“自然之道”“人文之道”“生活之道”“锦绣之道”四大文化主题。

  筹备过程中,机场建设指挥部积极梳理、研究各功能空间与旅客动线,并十分重视来自文化领域的专业声音。在征求广大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后,大家认为,机场的文化艺术建设在内容上应充分彰显四川地域特色,在表现方式上则应融合文化、艺术和现代科技,做到“满足现代人欣赏体验需求”。为达成这一目标,机场建设指挥部主动引入相关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源;同时,建立艺术咨询论证机制,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评论家和建筑设计师组成专家委员会,全过程同步提供咨询建议并助力相关内容质量“把关”。

  搭建完整体系

  多形式展现特色文化

  在“蜀风雅韵”的总基调下,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人文范十足:航站楼前景观绿地,大熊猫雕塑“团团”展示着川剧变脸艺术;航站楼内,值机大厅、旅客候机区、VIP通道等,也分布着各种公共艺术作品;成都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7家川内文博场馆也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合作,打造出精彩纷呈的航站楼文博空间……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部工程师王冠懿说,之前大多数机场凸显文化内涵的形式主要是单纯聚焦某个点位或层面,但面对几十万平方米空间体量,传统上那种建设只有几十平方米、最多上百平方米文化展示区的模式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在机场搭建起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机场文化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生动呈现四川特色地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亮点建筑与重要文化载体,天府机场T1、T2航站楼内共有12座庭院,被誉为“天府十二景”。其中,包括分别以“草堂”“雅舍”“逸居”“味府”“乐园”“竹韵”为主题的6座参与性庭院,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4座观赏性庭院,及以“锦绣蜀山”“青城幽径”为主题的两座核心庭院。

  而在GTC,围绕“生活之道”,特色餐饮、面点轻食、地方小吃等四川美食小店星罗棋布,香飘四溢、活色生香,为旅客呈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天府生活画卷。

  此外,航站区绿地、空港大道景观、莲花湖水库机场公园等区域,则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锦绣之道”的表达——在更广阔的130公顷空间里,各景区间或连绵蜿蜒、或迂回跌宕、或悠游开阔,处处美景、魅力四溢。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1/6/28/fad73a6a4a5344858d20861d101ba115.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