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宿资讯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宿资讯 > 正文

非遗进乡村 文化展魅力—新疆艺术研究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非遗进乡村活动

  • 时间:2021-07-05 22:54:0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挥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功能,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丰富基层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6月24日-27日,新疆艺术研究所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非遗进乡村活动。此次活动采取小分队形式,遴选绳结艺术、面人、剪纸、泥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通过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十周年专题展、非遗互动体验活动,让群众在亲自参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是《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作为文化建设立法中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非遗保护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以图文形式展示《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来,我区各地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向各族群众传播非遗法律知识,普及非遗保护理念,扩大《非遗法》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有助于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村民观看《非遗法》颁布十周年专题展

  

  寓意美好的绳结艺术、栩栩如生的面人、惟妙惟肖的剪纸、憨态可掬的泥塑......活动现场,传承人们带来的作品吸引了闻讯赶来的村民和孩子们。

  

  活动现场的孩子们

  

  一根根红绳经过结、穿、绕、缠、编等动作,编织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也编织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绳结艺术传承人胡林生向大家展示各种绳结纹样,有吉祥结、金刚结、双钱结、纽扣结等等,村民们可以亲自体验编织的乐趣。“你看这样对不对?”村民毛拉尼·伊斯拉木一边请教、一边自己摸索,经传承人指导,很快就完成了一件作品。他喜笑颜开地说:“我很喜欢编绳,有机会我会带孩子来好好学一学。”

  也有村民刚学会立刻与他人分享成功经验。

  

  

  展示作品

  

  

  分享成功经验

  

  “老师,这个我会。”“老师,我也会。”孩子们围在面人传承人怀元辰身旁,争相举手答题。这是有着多年“非遗进校园”经验的传承人设计的竞猜游戏环节,答对能够获得精美面人小奖品,有的小朋友背诵了《元日》《静夜思》等古诗,有的说出了中国传统节日,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争相答题的小朋友

  

  

  专心致志捏面人的孩子和家长

  

  来自阿瓦提县的两名95后剪纸艺人桌前摆满了“福”“喜”等剪纸作品,在为前来观展的村民们讲授基本技法的同时,也介绍了作品蕴含的寓意。

  

  向村民讲解作品的寓意

  

  

  向村民讲解技法

  

  泥在传承人手中稍加揉搓,栩栩如生的海豚、恐龙、天鹅等呈现在眼前。除了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也有村民体验了一把创作的乐趣。有村民将泥捏出馕的形状,并刻字“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爱祖国!”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孩子们泥塑

  

  

  展示泥塑作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新疆艺术研究所持续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将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精准对接各族群众需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让各族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感悟中华文化精髓,推动非遗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gzdt/202106/ae44d3d831bf45ba926e643244730497.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