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辖12个县市1个经开区,43个世居少数民族,年平均气温16.3℃,森林覆盖率66%,生态良好、民风浓郁、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州府都匀距从广州仅4小时高铁车程。黔南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中国天眼”“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及“毛尖”“绿博”等旅游品牌,“红色文化”也是黔南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
黔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调查统计共有94处,主要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物。主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有:
猴场会议会址
举世瞩目的遵义会议,是长征路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之前,还有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它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这就是著名的“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黔南瓮安县猴场镇召开的猴场会议,是红军长征过程中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否决了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主张,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现在的猴场会议会址及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猴场会议会址
猴场会议纪念馆
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
邓恩铭烈士故居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出生于黔南荔波县,水族人,五四运动期间在山东成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罢课,后组织研学马克思主义,1921年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参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在山东持续领导和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两次入狱,30岁慷慨就义。邓恩铭烈士的短暂一生,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位于荔波县城的邓恩铭烈士故居,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
邓恩铭故居
独山深河桥
独山深河桥是日军最后攻打到中国最远的地方。1944年12月2日独山沦陷到12月6日日军撤退,独山遭到烧杀抢掠,死亡近3万人,16000余栋房屋被烧毁。1944年,日军先后攻陷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然后继续沿黔桂铁路从南向北打,攻陷了荔波、三都、丹寨,打到独山。独山百姓组成自卫队,与稍后赶到的国民政府第29军配合反抗日军,最后炸毁深河桥,阻断了日军继续北上的侵略之路。所谓“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1944年日军在深河桥的撤军,也就成了日本战败的重要注脚。现在的深河桥,建起了“深河桥抗日文化园”,是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陈列展示着抗日图片、史料和实物。
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
三线建设厂区
黔南曾是中国国防电子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富集区,三线建设文化资源丰富、特色分明、规模庞大。三线建设期间,电子工业部在都匀建立了十几个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在贵定、龙里、惠水建立了军工厂和战备物资生产厂、储备库、医院等,还有载入史册的“百万民兵大战湘黔铁路”的光荣历史。黔南的三线建设文化早已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一个符号、一种精神。如今,都匀市的东方记忆景区、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脱胎于三线建设时期厂区,展示着黔南三线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贡献。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
如瓮安的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旧址,荔波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罗甸中共蛮瓦支部旧址等,这些旧址大都保存完好,让今天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在黔南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革命故事。杨家骝、冷少农、陶树清、全正熹、滕久寿等大批黔南籍革命烈士,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内容来源:黔南州文化和广电旅游局 (州体育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