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作为著名侨乡,开平、台山两地拥有近百座侨墟、4000余条侨村、3000余座碉楼,侨建筑兼具中西特色,是承载华侨华人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门以侨房活化保育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动“沉睡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活力资产”。
摸清存量家底,筑牢侨房保育根基。编制专项保护规划,为开平碉楼、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等重点侨建筑“量身定制”保护方案。建立数字档案体系,完成开平碉楼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对45座核心区碉楼及文物建筑进行高精度数字化建模,该平台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智慧旅游十大优质项目。系统梳理历史建筑资源,对全市269处已公布认定的历史建筑开展安全评估并建立修缮项目库;确定首批22处侨界名人故(旧)居保护名录,实施针对性修缮保护与利用展示;台山对台城历史文化街区1191座侨建筑实行“一楼一档”动态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侨房产权瓶颈。建立跨境协调机制,依托江门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2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联动196个驻外使领馆服务华侨资产处置,助力闲置侨房盘活使用。首创“碉楼托管”模式,开平在保持产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托管62座碉楼,实现活化保育常态化。创新“预流转+预委托”模式,开平凤仪里通过整合分散农房,引入专业文旅公司开发运营,2025年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效破解侨房权属复杂、资源分散的共性难题。
深化业态融合,打造侨房活化标杆。打造“文旅新地标”,开平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活化后引入212家新业态门店,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盘活乡村侨房资源发展民宿产业,台山望岗碉楼民宿获评广东省金宿级乡村民宿,玄潭原舍、光大雅舍、禾与荷民宿等由百年侨校改造的项目获评广东省银宿级乡村民宿。建设“研学目的地”,开平塘口镇仓东村构建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平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优秀推进案例及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等荣誉;台山四九镇盘活闲置侨校打造南村艺术部落,设立星海音乐学院乡村文创工作室,吸引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下乡合作,实现艺旅协同发展。串联“田园产业链”,台山桂水村将闲置侨房改造为“侨韵老街”,植入“台山优品”展销中心,开发“石叔鸡心黄皮”品牌及荷花酥等文创食品,同步打造百亩“四季花海”和湿地公园,带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
强化政企协同,凝聚侨房活化合力。优化服务保障,推行“一项目一小组”工作机制,为台山“翘庐1922”民宿等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开设审批“高速通道”,加速项目落地。凝聚侨心侨力,台山西南楼改造为华侨创新创业中心,签约20余个海外及港澳侨团,孵化出粤港澳大湾区首部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引入侨资1.8亿元打造凤乡玉怀文旅项目。加强侨筑资源推介,打造“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城市品牌,制作《雅宿江门》宣传书和《古筑新韵》专题片,系统推介特色侨墟、侨校、侨房等文旅资源,吸引侨胞返乡投资,带动乡村经济。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开平碉楼
开平塘口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翘庐1922民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