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主题为“文化事业、文体产业蓬勃发展”,介绍“十三五”时期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
“十三五”期间,海南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活动,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陈若龙 摄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省形成了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行政区域,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以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共有博物馆35个、公共图书馆24个、文化(群艺)馆23座、艺术表演场馆15处、乡村(街道)文化站21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3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80个。省图书馆二期、省非遗展示中心、海口骑楼非遗馆、东方文化中心、乐东三馆合一文化综合体、三亚市文化中心、三亚市区级两馆建设正稳步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不断丰富
“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共推出陈列展览637个,参观人数975.4万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各类讲座约1400场,举办展览约500个。全省各级文化馆(群艺馆)共组织文艺活动约4700次,举办展览约700场,组织公益性讲座约400场。“三个一”惠民演出共完成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221场,组织省内优秀剧目进剧场演出59场,引进省外优秀剧目来琼演出108场,扶贫、禁毒主题巡演275场,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129场。
截至2020年,全省流动放映队115个,放映员228人,采购流动放映设备117台;公益电影惠民放映22.97万场次,其中农村公益电影18.16万场次、校园电影3.05万场次、 社区1.76万场次,观众949万人次。
群艺大舞台走进定安县红花岭村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在全国舞台频频亮相。电影《老阿姨》、广播剧《永远的更路薄》《大爱人间》荣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旋风女队》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视剧《天涯浴血》《天涯热土》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图书《黎族古代历史资料》《岑家悟文集》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歌舞诗《黎族家园》夺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舞剧《东坡海南》、歌剧《红色娘子军》亮相国家大剧院,舞剧《黄道婆》全国巡演广受好评。
海南省歌舞团原创舞剧《黄道婆》剧照。记者 武威 摄
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十三五”以来,我省成功举办了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首届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海南省艺术节、三亚国际音乐节及2018年央视春晚海南分会场节目。结合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南解放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承办了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等重大外事活动的文艺演出。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唱节、“2016中国—东盟友谊歌会” “俄罗斯文化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组织艺术院团参加新加坡戏曲艺术节、巴黎中国传统戏剧节等交流演出活动。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晚会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十三五”期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基本完成。首次划定20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建或完成了五公祠等6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改造提升和展览工程。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8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
体育成为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
“十三五”期间,出台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的相关政策共计46项,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75平方米、每万人社会体育组织数为0.53个、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4.65%。
建成亚洲最大的帆板基地公共码头,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帆船城市奖和沙排最佳赛区奖。五源河体育场建成并运营,为省内首座可以举办全运会赛事、国际A类赛事的体育场。全球首家巴萨世界主题馆、全国首家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互动体验馆相继开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全省9个体育训练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名为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有效推动了体教融合、体研融合的产业发展。我省陆海空体育赛事体系初步形成,环岛赛、大帆船赛、高尔夫球公开赛等三大传统赛事产业体系日益巩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航拍建设中的海口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体育馆。汪承贤 摄
社会文明大行动效果明显
“十三五”期间,海南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文明岛活动,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明显改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2020年,我省海口市、琼海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00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表彰,其中30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43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8个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10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1个市县、4个单位和4名个人,分别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数目为历届最多。此外,获评省级文明城市8个、文明村镇80个、文明单位162个、文明家庭95个、文明校园93所。为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台了《海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法治轨道。
记者:赵优 实习生:李文旭
(编辑: 肖映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