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节是临洮南部玉井、衙下、南坪、洮阳等镇汉族群众信仰、传承的苯教节日,报答拉扎爷一年来赐予百姓丰收的恩情。
拉扎源于四千年前的象雄国,“象雄”意为大鹏居地,全民苯教,图腾为大鹏鸟。8世纪,吐蕃灭象雄,佛、苯生死对决,后苯教教众流亡西北安多藏区。至宋元,这些藏、羌苯教教众依附于西北举足轻重的临洮赵土司。明代,赵土司遭遇政治危机,族属为求存活命,全部隐身为汉族至今,因此,拉扎节成为当地汉族群众非常独特的节日庆典。
拉扎节活动内容:攒拉扎(十年一大攒、五年一小攒)、祭山神、接泉神、发黑神、褪凶神、请亡魂、走亲访友互送新麦面、宴请宾客。
拉扎节最独特的仪轨为攒拉扎,由苯波法师的弟子们用麦草捆扎一只十三头大鹏鸟,也就是拉扎爷,经严格繁复的仪轨,将其安置在高山之巅。大鹏居山顶,为拉扎爷;大鹏居寺院,是护神;大鹏居家中,是家神。大鹏其观六路、听八方、褪病瘟,守吉祥。
节日期间仪轨其他形式为蕃曲演唱、舞蹈、武术、咒语、卜卦等;所用宗教用具有人头鼓、降魔杵、羊皮鼓、草扎大鹏鸟、松柏枝、挡雨旗等;苯波弟子穿着为五方神牌头饰、十二护神法衣。
拉扎节期间,汉族苯波弟子演唱古老的蕃语神曲:
应大剌剌北至
木马拉伊将啦
将啦节以献至
囊卡刚盖啦啦
拉以往不嘉陵
献至得一歇麦
……
翻译过来为:跪香的香主啊,蕃神鼓响了,香主快来跪香啊!我们的鼓响了。献祭祀啊!老天爷,我打鼓请您,总请所有的神,祭品齐备了!
拉扎节为期一天,但民间有“七村八洼,二十四个拉扎”之说,意思为每个村庄拉扎节的日期都不一样。最初,拉扎节的日期跟庄稼的收获有着直接的关系,川区成熟的早,这些村庄的拉扎便早,山区晚,拉扎也推后。后来,山区和川区的人口不断迁徙流动,拉扎节这一规律随之打破。目前,拉扎节从农历七月十五开始至农历十月二十五结束,绵延夏末至冬初,116个村前前后后30场。
临洮,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境而过,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皆命名于此,战国秦长城西起首之地,老子飞升所在,也是貂蝉故里。建县2380年来,一直是西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被多民族拉锯争夺,蒙、藏、羌、土、回、汉多民族文化长期林立并存,为汉族群众传承藏羌遗风的苯教文化提供了丰厚土壤。
拉扎节期间,临洮南部玉井、衙下、南坪、洮阳等镇汉族群众广泛参与,周边县域如渭源西南部、康乐东部部分乡镇群众也参与其中,具有群体性特征。山、石、水、木等苯教自然崇拜特色鲜明,具有地域性宗教特质。蕃曲演唱、舞蹈、咒语以及人头鼓、降魔杵、草扎大鹏鸟、松柏枝、挡雨旗等形式,凸显藏羌民族性特质。草扎大鹏,祭祀拉扎爷的仪轨非常独特,体现唯一性特征。
汉地、汉族信仰苯教,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宗教研究价值,拉扎节延绵几千年,从未中断,群众广泛参与,积淀厚重,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几千年来不同民族和文化在这里交锋,浓缩在拉扎节中,体现不同的民族性和价值观,极具文化研究价值。
拉扎节是堪比春节的盛大节日,但随着文化生态和生存理念的日渐现代,逐渐失去神秘吸引力。可在拉扎节主持仪轨的苯波弟子也仅存30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回乡过节,拉扎节气氛日渐稀薄冷落。老一辈乡民坚守传统和仪轨,期望拉扎节能够原汁原味的传承发展下去,留住他们这一特殊族群的意象符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