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非遗生活馆展览于2020年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省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应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组织安排,通过统筹摸排遴选,选送7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了非遗生活馆“非遗+扶贫”板块的展览。
本次展会的非遗生活馆以“非遗新跨界”为主题,以文旅融合为契机,跨界多元合作为突破口,创新展陈内容和模式,在充分展示非遗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强调与优良设计资源、产业资源、传播资源深度合作,真正让非遗传承实现良性的内生循环,助力非遗扶贫,推动乡村振兴。
庆阳香包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参展的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品是卓尼县润豪洮砚、康县手抄纸、岷县当归、陇西刺绣—口金包、东乡族油炸食品、天水秦州区润生竹编工艺和庆阳香包。展品地域特色明显,民族风情浓厚,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深受注目。走过展台的观众都要驻足观望,仔细了解其制作工艺流程、用途、功效,并询问如何购买。有一位南方参观者说:他从有关资料上了解过甘肃的一些非遗项目,这次亲眼目睹,感到很亲切。他同时感叹甘肃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甘肃见识更多的当地非遗作品。
岷县当归
本次博览会非遗生活馆“非遗+扶贫”板块的展览采取线下展览和线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观众通过扫描展台上设置的二维码,就可以进行线上购买。
据悉,近年来,甘肃省全力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甘肃省建成两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甘肃省文旅厅、省扶贫办共同认定91家省级扶贫就业工坊,市州认定13家,已吸纳就业人口4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累计组织培训381期,培训9738人次,学员月均收入近2200元,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已成为甘肃省文旅工作的新业态和新亮点。(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娜图/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崔连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宿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民宿资讯网 zix.musu.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